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

打開議論新視窗(六)~議論小雛型

104.01.27刊登於國語日報第11版(語文版)的「打開議論新視窗」系列專欄~議論類的閱讀與寫作。
【議論新視窗】6   議論小雛型:我認為......因為......  文/陳麗雲
我們對許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與見解,有時未必與人相同,有時需要積極獲得認同,這時,如何說服對方呢?如何捍衛自己的看法讓人家接受呢?此時,提出有力的理由是最好的方式。例如你很想要看一個電視節目,那該如何說服家長讓你可以看電視呢?

你可以先提出你的看法(我想看這個電視節目),再加上二、三點理由,增加說服力。例如:
我想看這個電視節目。因為看這個節目可以增長知識,就像閱讀書報一樣,讓我學習到許多課本沒教到的新知;看這個節目可以豐富我的學習,擴充我的視野,啟迪我的思想;看這個節目可以讓我抒發一整個禮拜上課緊張的壓力,可以讓我適度的休閒與放鬆。所以,請讓我看這個電視節目吧!
瞧!想看電視節目可以振振有詞提出三大理由:
一、增長知識
二、豐富學習
三、抒發壓力
像這樣有條有理,理性陳述看法的方式,是否比發脾氣、吵鬧更具說服力,更能達到目的呢?
又如:「考完試後在班上公布班級名次是不好的」,你可以這樣表達:
我認為考完試在班上公布班級名次是不好的。因為會讓考不好的人覺得很傷心、很挫敗;也可能讓考得好的人頓時驕傲自大起來,破壞班上的和諧氣氛,讓同學們一直為成績和排名斤斤計較。所以,我不贊成考試結束後在班上公布班級名次。
又例如:有人認為小學生有必要帶手機上學,可我認為這是不必要的,可以這麼說:

有人認為手機對現代人而言,已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,所以,小學生有必要帶手機上學,以方便和家人聯絡。然而,我認為小學生沒有必要帶手機上學。
因為第一:帶手機上學會影響學習,上課時容易分心。即使是上課時間,但有的同學還會互傳訊息或講悄悄話,有的還會不小心流連在網路或遊戲上,導致上課不專心聽講,那是非常糟糕的事。
第二:現今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,手機隨時可上網,但網路上充斥著許多虛擬情境,例如利用網路交友是很普遍的事,但很可能帶來許多問題和危險。而且有些不適合小學生看的圖片或資訊,很容易利用手機傳遞,這可能會帶來詐騙電話、色情簡訊等等的困擾,更可能危及小學生的安全。
第三手機因為機種不斷的推陳出新,以及功能擴充、造形炫麗,也成了同學間比較、競爭的消費品和炫耀品,物質欲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。有的同學為了擁有更炫、功能更好的手機,發生勒索、偷竊、搶奪等犯罪問題,也間接提高了校園犯罪率。
    所以,我認為小學生沒有必要帶手機上學。

小試伸手,換我做做看
   你認為「小學生有必要帶手機上學嗎?」先提出你的看法,再參考上列形式,提出二~三個理由,最後做出結語。
我認為小學生......
因為第一......
第二......
第三......
所以,



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

打開議論新視窗(五):議論開頭的寫法(二)

104.01.13刊登於國語日報第11版(語文版)的「打開議論新視窗」系列專欄~議論類的閱讀與寫作。
【議論新視窗】5     議論開頭的寫法(二)   隔週二刊出 文/陳麗雲
引用名言,比喻題旨
議論類文章的開頭,除了上次介紹的「破題法」和「設問法」之外,常見的還有下列的方式:
引用法這是引用名言、俗語,或大家公認的道理,作為自己論述的依據,以提高說服力。例如「談謙虛」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俗話說得好:「謙謙君子,卑以自牧。」就是說,謙虛嚴於律己的君子,常保持謙卑的態度,藉以修養自己的德行;相反的,如果態度傲慢過於自大,常會使別人覺得驕橫而不想親近;所以,我們要做一個謙虛而不狂妄的人。

     又如:「失敗者的覺醒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「人生的光榮,不在永不失敗,而在於能夠屢敗屢戰。」失敗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因失敗而喪志,無法從失敗中記取教訓,那就會導致再次的失敗。誰從沒有過失敗的經驗?重要的是,我們必須保有「失敗者的覺醒」。

           運用「引用法」能讓人眼睛一亮,感覺作者博學多聞,增加說服力。在文章
的開頭,引用與內容相的名言、成語、詩句等,可以起到統領全篇,提綱挈領
的作用。引用的內容,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,或是文章主旨。例如:「勤
奮與成功」
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「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。」「發明大王」愛迪生用這句話告誡世人:與其迷信天資對個人成就的決定作用,不如腳踏實地,努力工作,這樣才能得到豐碩的成果。
 又如:「寬容的力量」
   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說:「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,它卻把香味留在你的腳
    上,這就是寬容」。是的,紫羅蘭對踩扁它的那隻腳是如此的寬容。寬容是什麼?寬容      是以寬大、有氣量、不計較的心面對不完美;寬容代表著尊重、信任、理解和溝通,是       溫暖的陽光,能將心靈照亮。


比喻法這是把主題比喻成其他東西或景象,作為文章的開端。尤其遇到難以理解或無法一語道盡的題目時,利用和主題有共同特點的人、事、物來比喻題旨,就能把題目變得淺顯易懂。例如:「開卷有益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圖書館裡的書,五花八門,包羅萬象。書籍,是知識的寶庫,是人類的好朋友;翻開它們,就好像展開一趟又一趟新奇的尋寶之旅。打開世界名人傳記,古今中外傑出人物的故事,便出現在我們眼前。


例如:「讚美與責備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讚美是一種神聖的語言,猶如甜蜜的歌聲,令人喜悅,有一種鼓舞振奮的力量;責備是一種莊嚴的警語,卻如秋霜,雖能震聾發聵,卻也令人失去興趣,灰心喪志。讚美別人,彷彿用一支火把照亮別人的生活,也照亮自己的心田。大讚美小責備,多讚美少責備,發自愛心的讚美與責備就能感動人心。 


又如:「自治與自律」
    自治彷彿是曲調,自律彷彿是五線譜,人們彷彿是音符。音符可以自由的舞蹈在曲         調中,卻不能跳脫五線譜的方格外。在這民主自由時代,雖然開放但卻不能馬虎。         自治,用有限的自我彩繪青春;自律,用良知與良能來規範自己,通往成功。懂得         自治與自律,才能譜出一首美妙的人生之曲。(陳竑諺)

    「比喻法」運用比喻開頭,加入作者鮮明感悟,引起讀者對要說明的事物或道理的興趣。例如:「淚和笑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人生,是一部悲喜劇。悲與苦釀成了甘醇的葡萄酒,喜與樂灌溉了芬芳的奇葩。剛
        出 生的小寶寶,呱呱墜地時,嚎啕大哭。直到躺在母親的懷裡,才含笑入睡。淚和
        笑,透露了人內心的感受,道出了生活的多采多姿。(陳竑諺)

小試伸手,換我做做看
   運用上述其中一種的方式,以「男生和女生」為題,寫出文章的開頭。







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

打開議論新視窗4:議論開頭的寫法(一)

103.12.30刊登於國語日報第11版(語文版)的「打開議論新視窗」系列專欄~議論類的閱讀與寫作。

 【議論新視窗】4     議論開頭的寫法(一)   隔週二刊出 文/陳麗雲

    議論類的文章是以表達主張與觀點的為主,所以,通常會在開頭就點出作者的主張,即是這篇文章的論點。議論類文章的開頭,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:
破題法:這是在一開始就點明題目的中心意旨,把話題點穿,直接了當觸及文章的核心,為後繼的反覆辯證鋪路。由於挑明了說,所以寫來理充詞沛,氣勢磅礡,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,也有人稱為「開門見山法」或「直起法」。
例如「比讀書更重要的事」:

有人說:健康是1,知識、財富、學歷、身份……都各代表一個0。讀書雖然是打開知識寶庫大門的鑰匙,但是,沒有健康的身心,縱使滿腹經綸、學富五車,擁有再多的財富與尊榮,沒有前面的1——健康,也還是0罷了。所以,我認為,比讀書更重要的事,便是擁有健康的身心。








「破題法」就是解釋題意,所以不限於任何文體使用。但是,就實際下筆的作用來說,以議論型的題目使用次數最頻繁,也比較能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。當然,也可以一開頭就把題目的字樣嵌入文中,例如:
比讀書更重要的事,就是擁有健康的身心。」
這樣的敘述方法更直接,可以直指重心,讓人一目了然。然而若要採用這種方法,必須讓承接的敘述擁有更強大的氣勢,才能與開頭相互烘托。

設問法:這是先就題目的主旨設定一個或幾個疑問,然後再接著回答來引出主題,這種以一問一答或數問一答的開頭方式,引發讀者的思考與好奇心,並有了想一探究靜的想法。
例如「做時間的主人」:
如果一個人可以活一百歲,他一生擁有的日子,大約是三萬六千五百天,扣除睡眠、吃飯、刷牙、洗臉等,剩下的時間到底還有多少?算一算,竟然只剩下不到一半!而這些僅存的光陰,從我們呱呱墜地那一刻起,就開始悄悄的溜走,毫不止息。時間是多麼的珍貴,卻又是多麼的無情,我們一定要妥善的運用,讓它發揮最大的價值。
又如「分享的力量」:
上海倫敦怎麼去才好玩?」這是上海一家電器公司的有獎徵答題目。 第一特獎是四十吋彩色電視,參與這個活動的情況異常熱烈,書信有如雪片般的飛來。競逐者來自全國各地,其中不乏教授、大學生、上班族甚至家庭主婦,答案是無所不包,創意是無奇不有。決選的結果出乎意料:由一個小學生雀屏中選。他的答案很簡單:「跟好朋友一起去,最好玩。」的確,誠如評審給的評價:「分享的快樂,遠勝過獨自的擁有。」

「設問法」運用提問開頭,能發人深思,有時,也可先針對題旨提出反
問,而且只問不答,這種形式更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。例如「新的意義」:
你們有沒有見過田裡初出土的新苗?你們有沒有吃過剛出爐的麵包?你們有沒有讀過才出版的新書?

小試伸手,換我做做看
   運用上述其中一種的方式,以「比讀書更重要的事」為題,寫出文章的開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