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

我們這樣玩國語:單元統整教學

此文刊登於102.11.19國語日報語文教育版(第13版)
我們這樣「玩國語」~單元統整教學 ~陳麗雲
目前臺灣教科書的文本,是以單元主題的方式來進行編寫的,一個單元有三~四課的課文。會將這些文本會放同一個單元主題之下,我想應該是有其意義的。所以,當我們在進行教學時,可以有意識的思考:這個單元主題的意義是什麼?要教導學生什麼能力?教學時如何有意識的進行單元統整教學?
 
以單元統整教學的理念來進行教學設計活動,不僅符合課本規畫時的原始構想——單元教學,也可以除重覆(取材、文體、結構……等),更可以具體比較:
統整相同的部分,強調相異之處,這其實是非常好的學習法。除了可節省、掌握時間,進行領域內及領域間的統整外,更可以真正落實培養學生「帶得走的能力。」

許多單元主題的名稱是有意義的,課次的安排甚至包裝著一些知識性在裡面。例如:一年級單元主題是「下雨了」。課次分別是:作夢的雲、小雨滴、妹妹的紅雨鞋、七彩的虹。
 
 
如果教師教完第八課,直接進入第九課,未能善加運用單元主題,那單元主題似乎沒有意義,這顯得相當可惜。如果可以回頭檢視「下雨了」這單元課次的安排:從天上有雲(作夢的雲)→雲中的水珠達到一定的量以後就會下雨(小雨滴)→下雨時妹妹穿著雨鞋和雨滴玩遊戲(妹妹的紅雨鞋)→雨後會出現彩虹(七彩的虹),這不就是「雨」形成的過程嗎?經過加以統整,那麼,「下雨了」這單元主題就更能彰顯其意義了。

進行單元統整教學活動設計時,首先,要了解單元主題及單元教學目標;接著,再有順序的安排教學程序與活動;最後做綜合與評量。當然,最理想的綜合評量,就是配合這單元,發揮「從課文長作文」的概念,完成寫作;這也是從課文本位出發,進行閱讀寫作教學的基本概念。

以我剛進行完三年級第一單元「光陰的故事」為例:這一單元共有四課,分別是:爸爸的相簿、長大這件事、老寶貝、辦桌;統整活動一的寫作指導也是「敘述四要素」。於是,我的單元教學目標便是設定教導孩子學會敘述事情的能力(敘事)。從第一課(敘述三要素)到第四課(敘述六要素),有層次、有序列的教導敘事的表述方式。

第一課「爸爸的相簿」,先以提問請學生找出文中共有幾張相片?分別描述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;然後,請孩子依課文的內容畫出七張相片的圖,將文字圖像化、結構化,更精確的找出敘述三要素。

在相簿裡:
有一個小娃娃,
躺在搖籃裡,開心的笑;
有一個小孩子,
包著尿布,正在學走路;
有一個小學生,
拿著接力棒,大步的向前跑,
這些都是小時候的爸爸。

在相簿裡:
我看到爸爸和媽媽,
坐在沙灘上,聽大海的歌聲;
我看到爸爸抱著我,
坐在木馬上,快樂的轉動;
我看到爸爸和朋友站在山頂,
雙手高舉,帶著得意的笑容。

在相簿裡:
有一張發黃的相片,
是年輕時的爺爺和奶奶。
爸爸說:
這是我最珍貴的收藏品,
也是我最想念的人。

第二課「長大這件事」,文中敘述了好幾件事,說自己忽大忽小,連自己也不知到底長大了沒有。於是,以第一課為藍本進行加深加廣:加入「時間」,形成「敘述四要素」——什麼時間,什麼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;事情也可細分成「原因、經過、結果」,形成「敘述六要素」。這一課,我請學生分組討論,找出每一段的敘述要素。如此一來,學生對表達一件事情的敘述方式已有清楚的概念。第三課「老寶貝」,是敘述老火車頭進入文物館收藏的事情;第四課「辦桌」是敘述家中有喜事,辦桌宴請親友的事情。這二課我便以結構表的方式讓學生更具體清楚了解介紹一件事情時,要如何有順序、有條理的說清楚、講明白。從「背景、起因、經過、結果、迴響」來讀懂課文,配合「第一次做…….」「我會做……」的題目讓學生練習敘事的寫作方式。

以單元統整教學的概念來進行課程,教師可以清楚、有機的明白整個單元教學的脈絡,學生也能在教師的安排下,依序學習到具體的語文能力,對教學者與學習者而言,就能達到輕鬆教、快樂學的歡樂境地!

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

國語課,教什麼?

此文章麗雲發表於102.04.09國語日報第13

國語課,教什麼?~  陳麗雲

這幾年,語文課程被大大的重視,國語課,被賦予重要的使命。然而,國語課,到底是要教什麼?拿起課本,努力備課的同時,我們該思考的是:教師,是教教材,還是用教材教?教師,是教文本?還是教能力?

文本,在教學現場,一般指的就是教材。以一般教師最常用的教材,便是課文。然而,同一篇課文,每一個老師對文章的解讀可能不同。所以,教師應該是用教材教,教導學生策略與能力,而不是教教材,教文本。

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大特質。所以,當我們拿到文本的時候,便需思索:這一篇文章,「我」要教給孩子什麼樣的語文知識,培養什麼樣的語文能力?除了文本所想要表達的人文內容或說明的知識外,語文教學是必須承載語文知識的,這才是國語課和社會課、自然課、藝文課之所以不同的地方。畢竟,語文是一門學科,既然是一門學科,便要有屬於自己的課程知識,不是嗎?

語文有六大能指標,分別是:1注音符號、2聆聽、3說話、4識字與寫字、5閱讀、6寫作。我個人認為,前四項的訓練,都是為了後二項(閱讀與寫作)做準備。學注音符號的用意是為了識字,進而能夠閱讀;聆聽是要聽懂說話者想傳達的意思,聽到重點,一如閱讀,是要讀懂文章的內容,讀到精髓;說話是要用清楚、正確、流利的語句傳情達意,一如寫作是以文字遣詞造句,以不同表述方式傳達內心的思維。因此,我個人總認為,在國語課所做的努力,都是在為閱讀、寫作扎穩基本功。

因為體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,尤其是閱讀力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,而且,要有良好的寫作力,便先需鍛鍊優質的閱讀力。所以,近幾年來,各個單位都積極推動閱讀教學。然而,閱讀教學不是識字教學,不是讀「多」就好的量化筆記,更不是一場熱鬧的派對活動。我認為,閱讀教學讀「懂」比讀「多」重要,教「懂」比教「完」重要。換言之,教師要運用策略教導孩子「學習閱讀」,讓孩子擁有理解推論、歸納詮釋的能力,才能夠進一步「閱讀學習」。

這一陣子,學習共同體的概念被大力的推行著,我自己在班上實作過後,也真實的體認到:學生,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,我們應該把學習權還給孩子,讓他們有意識的學習。我始終相信:「聽者千萬遍,不如自己做一遍。」所有的教導如果只是教師講述,那麼學習的實質深度,的確是不夠彰顯的!透過具體操作、傾聽、討論,所有的學習才會真正進到孩子的腦袋裡。

我運用佐藤學的合作學習概念,輔以提問策略和孩子們來「玩」課文。我認為:會「想」問題,比會「回答」問題更重要。於是,我將提問權交給孩子,讓孩子分組以PIRLS四層次的方式,對文本提問。經過幾次練習,我發現,孩子們擷取訊息的能力迅速,推論歸納的程度也出乎我想像,有的提問不僅能快速的進入文本核心,更能思考到作者意圖,提出關於寫作佈局的層次。例如:「永不放棄的愛」這一課,內容大致敘述:

亞美尼亞發生大地震之後,愛德華的父親趕到學校,看見「昔日那充滿歡聲笑語的三層樓教室,已變成一片廢墟。」他在一陣哭喊後,猛然想起自己對兒子說的話:「不論發生什麼事,我總會跟你在一起。」於是,和那些絕望的站到一旁等待的父母不同,他一直拚命挖掘,挖到滿臉灰塵,雙眼布滿血絲,渾身衣服破爛不堪,到處是血漬,仍然不停止。直至三十八小時後,瓦礫堆下傳來愛德華和同學的聲音。他大聲呼救,救援小組前來挖出安全小出口,愛德華還讓其他同學先出來,最後才走出來和父親深深擁抱……

我讓學生分組討論,要求每組的四個題目中,要有二個是文章可以很快找到答案,或是想一下就可以有答案的;另外二個則是文章沒有明顯答案,要根據文章提供的線索歸納後,提出看法的問題。他們所提出的問題,有些會重複,整理出來總共有以下幾個題目:

◎大地震的地點發生在哪裡?

◎這個地震大不大?你怎麼知道的?

◎這些孩子能存活的原因是什麼?

◎父親為什麼會突然堅定的站起來?

◎父親的心情,從一開始到後來有什麼轉變?

◎其他孩子的父母和救難人員的反應是什麼?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幫忙?

◎父親是如何表現他的不放棄?從文章中的什麼地方可以看見?

◎父親一直挖了三十八小時,為什麼還要繼續挖掘?

愛德華這對父子的關係如何?

◎文章為什麼要寫「昔日」?

◎父親、愛德華、消防隊長的個性各是如何?請從文章找出理由來支持你的論點。

◎如果你是(愛德華、消防隊長),你會怎麼做?

看他們提出的問題,真令我驚艷,有的也會令我自嘆弗如。他們不僅有擷取訊息、推論詮釋的能力,還能進展到整合訊息、發展觀點的能力。尤其是「文章為什麼要寫『昔日』?」這題目,我自己在備課時是沒有想到的。當這一小組提出這問題時,其他小組竟然可以明快的回答:「『昔日』是要對比『現在』;昔日歡聲笑語,現在已變成廢墟,這樣才有強烈對比的感覺。」我好驚訝:文章中並沒有「現在」二字呀?學生竟然能以寫作的角度閱讀文本,「推想」作者的佈局構思;換言之,他們不知不覺已經把閱讀和寫作搭上橋梁。這種閱讀能力,是我始料未及的「驚喜」!

原來,國語課,是要用教材,教出孩子的能力。